【廣告】
含油廢水主要來源于石油、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fā)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yè)部門。廢水中油類污染物質,除重焦油的相對密度為1.1以上外,其余的相對密度都小于1。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tài)存在。(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于100µm,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于10一100µm之間,懇浮于水中。(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于10µ;m,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由于不同工業(yè)部門排出的廢水中含油濃度差異很大,如煉油過程中產生廢水,含油量約為150一1000mg/L,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一800mg/L,煤氣發(fā)生站排出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一3000mg/L。因此,含油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處理效率為60%一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一200mg/L;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較難處理,故應防止或減輕乳化現象。方法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減輕廢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處理過程中,盡量減少用泵提升廢水的次數、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通常采用氣浮法和破乳法。
對處理工業(yè)污水應遵循原則的分析
首先,不要斷對現有處理技術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廢水的排出,同時對有毒原料的使用要嚴格規(guī)定,對處理過程中反應生成的污染物質要做好監(jiān)管,并合理規(guī)范處理流程和步驟;其次,對于污水中能夠回收利用的物質要做好分離,以便于進一步回收或利用;后,對于污染不嚴重的污水可以適當處理以利于循環(huán)使用,但不可直接排放。而有機廢水或可生化降解的污染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后,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統。此外,對于難以生化降解的廢水,必須要單獨處理,萬不可私自排放。總之,工業(yè)污水處理要確保對資源的有效回收,并遵循環(huán)保的標準和原則,對于難降解污染水要確保閉路循環(huán)。
廢水生化處理工藝
目前,國內工業(yè)廢水生化處理工藝中所應用的技術方法品類很多,例如:離子空換樹脂處理、反滲透工業(yè)污水處理、膜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和生物膜法等。以上技術中一部分已經相當成熟和穩(wěn)定,應用范圍十分廣泛。而另外一部分屬于前沿先進技術,目前仍處于研發(fā)和試驗階段,尚未形成規(guī)?;墓I(yè)應用。
其中新技術中以離子空換樹脂處理技術的代表性強,它是運用離子交換基團高分子的原理,能夠對污水進行的處理和凈化,就連重金屬物質也能夠深入處理。該技術的特點是針對性強,實施效果又具有很強的深度,而且處理后的污水能夠循環(huán)使用,有利于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目標的實現。而生物處理法中的典型技術當屬厭氧生物處理法,其特點是技術較為成熟,能夠實現對污水處理的頻繁使用要求,因而應用范圍很廣。
生物膜形成的影響因素
生物膜的形成與載體表面性質(載體表面親水性、表面電荷、表面化學組成和表面粗糙度)、微生物的性質(微生物的種類、培養(yǎng)條件、活性和濃度)及環(huán)境因素(PH值、離子強度、水力剪切力、溫度、營養(yǎng)條件及微生物與載體的接觸時間)等因素有關。
載體表面性質
載體表面電荷性、粗糙度、粒徑和載體濃度等直接影響著生物膜在其表面的附著、形成。在正常生長環(huán)境下,微生物表面帶有負電荷。如果能通過一定的改良技術,如化學氧化、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等可使載體表面帶有正電荷,從而可使微生物在載體表面的附著、形成過程更易進行。載體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細菌在其表面附著、固定。
制革廢水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