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國歷史中的鑄銅鼎是青銅器重要的器具之一,一直是常見也是神秘的禮器之一,古代的鑄銅鼎有三足圓鼎和四足方鼎之分,又分為有蓋和無蓋兩種。
青銅鼎在商周時期,特別是在周代具有神圣的權(quán)利象征意義。象征九州的的九鼎標志著權(quán)利的高度集中,而鼎中的紋飾則具有王孫滿所謂的“使民知.....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之神秘功能。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quán)利的標志,在周朝不同的地位等級使用的鑄銅鼎數(shù)量也是不同的,據(jù)文獻及考古發(fā)現(xiàn)九鼎應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但皇帝之制為十二鼎,是雙數(shù),但至今未見周皇帝之墳墓,故這個記載是否正確還有待證明。當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心政權(quán)的九鼎。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鼎被賦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鑄九鼎的傳說。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xiàn)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吉林銅雕鼎,也有四足方鼎。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fā)展為傳國重器。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國滅則鼎遷。
幾千年前的青銅鼎鑄造技術(shù),記錄著當時社會信息,對我們中華民族上千年的歷史文化,留下的這些青銅鼎是真實可信的古代文字,是我們了解古代文化歷史發(fā)展過程的途徑。
銅是人類使用早的金屬之一,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鑄銅鼎的工藝歷史悠久,失蠟法鑄造工藝成熟,制作的雕塑為空心,銅雕鼎訂做,能有效的控制重量,尤其制作頭重腳輕而且中心偏離支撐點嚴重的作品時,可以通過上面做得盡量薄,下面做得很厚以調(diào)節(jié)位置,銅雕鼎哪家好,能更牢固,還可根據(jù)作品創(chuàng)意表面貼金,鎏金,大型銅雕鼎,彩繪,仿古的效果,使得雕塑作品更加豐富和美觀
企業(yè): 河北文祿雕塑工藝品銷售有限公司
手機: 13930233028
電話: 0312-4980871
地址: 河北唐縣田家莊銅雕工業(yè)園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