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煮餃子不粘三法
1、和餃子面時,每500克面加1個雞蛋,可使蛋白質(zhì)含量增多,煮水餃時,蛋白質(zhì)收縮凝固,餃子皮變得結(jié)實,不易粘連。
2、水燒開后加入少量食用鹽,待鹽溶解后再下餃子,直到煮熟,不用點水,不用翻動。水開時既不外溢,也不粘鍋或連皮。
3、餃子煮熟后,先用笊籬把餃子撈入溫開水中浸一下,再裝盤,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明朝時的水餃
春節(jié)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遲在明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據(jù)《酌中志》載,明代宮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即餃子)?;虬蛋y錢一二于內(nèi),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也。”《酌中志》是一部比較翔實可信的著作。書中詳細地記述了由明萬歷朝至崇禎初年的宮廷事跡。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餃子的制作原料營養(yǎng)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yǎng)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nèi)涵。他以自己在宮內(nèi)多年所耳聞目睹的有關皇帝,后妃及內(nèi)侍的日常生活,宮中規(guī)則、內(nèi)臣職掌從及飲食,服飾等等,全都分別予以記載下來。在正史中是不可能詳細地看到如此詳細的記載的。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雖然以記述萬歷以前的朝廷掌故和當時政治生活而著稱,但卻很少有如此全的系統(tǒng)闡述。我們的民俗研究者便可以根據(jù)這些記載參見當時的風俗習慣,更為有意義的是,書中的某些風俗記載還可以糾正后人的某些錯誤,比如正月初一吃餃子的習俗,在北京至晚在明代萬歷年間就有了,另外,書中還介紹了司禮監(jiān)經(jīng)廠庫刻書情況,因為作者開列了內(nèi)府有版經(jīng)書的目錄,可以使人們考見其源流。
佰森廚業(yè)愿以的產(chǎn)品,的服務,的體系,與您共贏共榮,邁向未來!
羊肉餡的做法:
原料:凈羊肉500克 韭黃250克 姜末50克 蔥末50克 花椒5克 雞蛋2個 精鹽5克 胡椒粉3克 料酒15克 醬油20克 香油25克 花生油25克
制法:1.羊肉洗凈剁成細粒;韭黃洗凈切細末;花椒用開水泡成花椒水。
2.羊肉末用姜末、蔥末、精鹽、胡椒粉、料酒、醬油、花椒水、雞蛋液拌勻,再加入香油、花生油拌勻,后加入韭黃末和勻即成。
注意:1.羊肉的膻味較重,故須加入花椒水以去膻,同時還應加大姜末的用量。
2.韭黃末應后加入。如無韭黃,亦可用芹菜、香菜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