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飛機上的直流發(fā)電機冷卻很難解決
在高空、高速條件下,飛機上的直流發(fā)電機冷卻很難解決。在高空條件下,空氣稀薄、發(fā)電機的冷卻效果下降。例如,在15公里高空時,進入發(fā)電機的冷卻空氣量減少五分之三。在高速飛行條件下,應用迎面氣流冷卻發(fā)電機幾乎成為不可能。例如,當M=2時,入口冷空氣溫度達100攝氏度;當M=2.5時入口冷卻空氣溫度高達200攝氏度。這時己不能用迎面氣流來冷卻發(fā)電機。但又不能用油冷,因為直流發(fā)電機損耗的75%在轉子上,為了冷卻,必須把冷卻油通到轉子上,可是電刷和換向器是不允許接觸油液的,因此需要解決冷卻油液的動密封問題,這在技術上是很難做到的。
400Hz的恒速恒頻交流電源
在高空、高速和裝機容量大的飛機上,普遍裝備200/115V,三相,400Hz的恒速恒頻交流電源。伊爾七六飛機主供電系統就是這種恒速恒頻交流系統。欲使發(fā)電機提供恒速恒頻交流電,要求發(fā)電機轉速恒定。但是航空發(fā)動機的轉速是在較寬范圍內變化的,因此發(fā)電機不能由發(fā)動機直接傳動,而要通過稱為恒速裝置的設備來傳動。自40年代中期恒速傳動裝置應用以來,恒速恒頻交流電源得到了迅速發(fā)展。
工藝相似性及產品功率,將零件組分成“零件族”
按照工藝相似性及產品功率,將零件組分成“零件族”,依據設計屬性和制造屬性對零件分類和編碼,實現基于原有零件型號,對局部修改而構成的新零件;通過新零件的編號查找相同或相似的零件生產工藝;引入復合零件概念,提高生產效率和產能、加強設計和制造之間的聯系。通過數據收集獲得每個零件所要執(zhí)行的操作以及操作的順序、在加工路徑中對所有的加工工序或者所用的設備進行編號、通過PFA表和聚類分析對零件和設備歸類并標明是否經常使用。
當直流電源電感線圈接到交流電源上時,線圈內部的磁力線將隨電流的交變而時刻在變化著,致使線圈不斷產生電磁感應。這種因線圈本身電流的變化而產生的電動勢 ,稱為"自感電動勢"。由此可見,直流電源電感量只是一個與線圈的圈數、大小形狀和介質有關的一個參量,它是直流電源電感線圈慣性的量度而與外加電流無關。
在DCDC轉換的時候,電源輸入和DCDC芯片之間常接著一個22uh的功率直流電源電感,在低頻直流電源電路用來阻止低頻交流電;脈動直流電到純直流直流電源電路;它常用在整流直流電源電路輸出端兩個濾波電容的中間,扼流圈與電容組成Π式濾波直流電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