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顧老的石瓢激蕩綿綿浩氣,如月盈中天。既中正平和,卻又不失勁力,剛?cè)嵯酀LN含老莊的虛淡、沉靜閑適,也融入儒家的堅毅與進取。每個愛壺之人,如果沒有幾把鐘情的石瓢,將會是多么大的遺憾!
紫砂泰斗顧景舟的作品,是紫砂業(yè)內(nèi)的傳奇。玩壺的壺友誰不夢想擁有一把顧壺?真正的顧景舟作品需要多少錢呢?
談起顧景舟,都會令人不禁贊嘆:砂壺界的“一代宗師”、“壺藝泰斗”、“近代時大彬”等。然顧景舟不僅壺藝高超,更重要的是其為紫砂藝術(shù)的傳承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放眼當(dāng)下紫砂界,顧景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曾經(jīng)所帶的弟子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潘持平、束鳳英、吳群祥、高振宇等無不成為當(dāng)代紫砂藝林高手。其徒孫更是遍布大江南北,顧氏壺藝至今整整影響四代人。
顧景舟早期朱泥紫砂石瓢壺 底部有"荊山壺隱"方章, 蓋內(nèi)有"顧景洲"篆書方章
武陵逸人滬仿古
漂泊不定似
“曼晞陶藝”,為顧景洲跟隨儲銘學(xué)藝時所用之藝名印款。
1933年下半年,顧炳榮為顧景洲的前途著想,先後懇請?zhí)湛堂株惿偻?、書法家潘稚亮收徒傳藝,末成。顧炳榮又懇請制壺名家程壽珍收顧景洲為徒,又未成。
後來,顧炳榮再三相邀蜀山制壺好手儲銘至家中邊制壺邊傳授顧景洲技藝,事成。
儲銘,又名臘根,號大匠巨人,龍溪山人,時稱“洋桶王”(紫砂洋桶茶壺制得獨好)。
顧景洲自 1934 年開始隨儲銘學(xué)藝整整二年,儲銘傾心傳授“洋桶壺”、“矮石瓢”、“如意仿古”、“掇球”、“線圓”、“圓刻”等款式。至顧景洲會獨立做茶壺,即用藝名“曼晞陶藝”之印款。
曼,代表美,意顧景洲壺藝初成,已能親手制作。
晞,是曙光初露的早展,意顧景洲壺鋒初露,看到前途,看到光明,快到大顯身手的時候。
顧景舟早期朱泥紫砂石瓢壺
“自怡軒”,為顧景洲被聘為上海標(biāo)準(zhǔn)陶瓷公司堆塑制模室任技師期間所用藝名印款。
1942年,財大氣粗的上海標(biāo)準(zhǔn)陶瓷公司聘顧景洲至公司,任堆塑制模室技師,并制翻模具。工余閑瑕,顧景洲仍制壺不輟,并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欣賞陶醉。
有時興起,在壺身鐫銘短詩茶話、格言家事,并署號“自怡軒主人”。
這是他思想意識上不把制壺當(dāng)成純粹活計,而是把制壺、生活與藝術(shù)結(jié)合,把做壺與閑玩聯(lián)系起來,把欣賞與溝通的內(nèi)心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