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鋼結構廠房施工中梁柱的安裝工藝
鋼結構廠房的主體結構,是由焊接H型鋼或者熱軋H型鋼組成鋼梁和鋼柱,作為承重結構現場裝配而成。鋼結構梁和柱都是在鋼結構生產工廠機械化制造完成的,構件的質量可以得到有效把控。然后運送到工地開始施工,那么在施工中,鋼結構梁和柱該怎樣提高施工質量呢?
1.鋼柱的安裝
鋼柱在吊裝之前首先要確定剛住的位置確定,綁扎牢固吊裝時,要做好一切防護措施。鋼柱再在吊起來以后,離地腳螺栓大約40公分的時候,要及時扶正,使住腳的安裝孔對準螺栓,然后吊車慢慢的落鉤就位。經過初擰,在垂直偏差在可允許的范圍之內,可以進行初擰螺栓,臨時固定之后即可脫鉤。
2.鋼梁的吊裝
鋼梁吊裝在鋼柱復核完成以后再進行,鋼梁吊裝的時候,要采用兩點對稱,然后再進行起吊,就位安裝。鋼梁起吊以后,距柱基準面十公分的時候慢慢就位,然后進行對接調整之后再進行固定,吊裝的時候要隨時用經緯儀隨時糾偏矯正。
3.檁條的安裝
屋面檁條截面比較小,而且重量輕,可以采用一鉤多吊的方式進行吊裝,前提是必須要捆扎牢固。安裝間距尺寸和自身的偏執(zhí)度,要隨時矯正,如果有誤差,要放松螺栓矯正,并且用拉線和鋼尺進行矯正。
鋼結構智能測量技術的應用
鋼結構智能測量技術是指在鋼結構施工的不同階段,采用基于全站儀、電子水準儀、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三維激光掃描儀、數字攝影測量、物聯(lián)網、無線數據傳輸、多源信息融合等多種智能測量技術,解決特大型、異形、大跨徑和超高層等鋼結構工程中傳統(tǒng)測量方法難以解決的測量速度、精度、變形等技術難題,實現對鋼結構安裝精度、質量與安全、工程進度的有效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高精度三維測量控制網布設技術
采用GPS空間定位技術或北斗空間定位技術,利用同時智能型全站儀(具有雙軸自動補償、伺服馬達、自動目標識別(ATR)功能和機載多測回測角程序)和高精度電子水準儀以及條碼因瓦水準尺,按照現行《工程測量規(guī)范》,建立多層級、高精度的三維測量控制網。
(2)鋼結構地面拼裝智能測量技術
使用智能型全站儀及配套測量設備,利用具有無線傳輸功能的自動測量系統(tǒng),結合工業(yè)三坐標測量軟件,實現空間復雜鋼構件的實時、同步、快速地面拼裝定位。
(3)鋼結構精準空中智能化快速定位技術
采用帶無線傳輸功能的自動測量機器人對空中鋼結構安裝進行實時定位,利用工業(yè)三坐標測量軟件計算出相應控制點的空間坐標,并同對應的設計坐標相比較,及時糾偏、校正,實現鋼結構快速精準安裝。
鋼結構材料分類
1、按照鋼材加工方式分類:熱軋鋼板、冷軋鋼板 。
1) 熱軋:是以板坯(主要為連鑄)坯為原料,經加熱后由粗軋機組及精軋機組制成鋼帶,從精軋一架軋機出來的熱鋼帶通過層流冷卻至設定溫度,由卷取機卷成鋼帶卷,冷卻后的鋼帶卷,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經過不同的精整作業(yè)線(平整、矯直、橫切或縱切、檢驗、稱重、包裝及標志等)加工而成鋼板、平整卷及縱切鋼帶產品。簡單點兒來說,取一塊鋼坯在加熱后經過幾道軋制,在切邊矯正成為鋼板。
2) 冷軋:用熱軋鋼卷為原料,經酸洗去除氧化皮后進行冷連軋,其成品為軋硬卷,由于連續(xù)冷變形因其的冷作硬化使軋硬卷的強度、硬度上升、韌塑指標下降,因此沖壓性能將惡化,只能用于簡單變形的零件。軋硬卷可作為熱鍍鋅廠的原料,因為熱鍍鋅機組均設置有退火線,軋硬卷重一般在6~13.5噸。鋼卷在常溫下,對熱軋酸洗卷進行連續(xù)軋制,內徑為610mm。冷軋,是在熱軋板卷的基礎上加工軋制出來的,一般講是熱軋—酸洗—冷軋這樣的加工工程。冷軋是在常溫狀態(tài)下由熱軋板加工而成。雖然在加工過程中因為軋制也會使鋼板升溫,盡管如此還是叫冷軋。
2、按照鋼材形狀分類: 帶鋼板、花紋鋼板、型鋼、異型鋼等 。
3、按照鋼材表面處理方式不同分類: 鋼板或卷板、鍍鋅鋼板、彩涂鋼板等。
鍍鋅鋼板:是為防止鋼板表面遭受腐蝕,延長其使用壽命,在鋼板表面涂以一層金屬鋅,這種涂鋅的薄鋼板稱為鍍鋅板。按生產及加工方法可分為以下幾類:
(1) 熱浸鍍鋅鋼板。將薄鋼板浸入溶解的鋅槽中,使其表面粘附一層鋅的薄鋼板。目前主要采用連續(xù)鍍鋅工藝生產,即把成卷的鋼板連續(xù)浸在溶解有鋅的鍍槽中制成鍍鋅鋼板。
(2) 合金化鍍鋅鋼板:這種鋼板也是用熱浸法制造,但在出槽后,立即把它加熱到500℃左右,使其生成鋅和鐵的合金背膜。這種鍍鋅板具有良好的涂料密著性和焊接。